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文化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背后,是法治的引领和智慧的结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

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过程中,发现位于西湖区六眼井社区的一颗千年银杏古树疏于养护,周围杂树野蛮生长、生活垃圾堆积,致使古树营养不足、部分枝干断裂枯萎。
该院立即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阐明古树对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督促各方责任主体依法履职,恢复了古树正常生长环境,让“绿色文物”保持鲜活、接续传承。

芦溪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活动,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发现部分古树名木存在未设立保护牌、将保护牌钉挂在树干上、内容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古树名木未被全面保护,自然植物资源受损。
该院向有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并督促其依法履职,行政机关根据《江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相关要求,对辖区内所有古树名木设立了规范保护牌,并在周边安装了护栏,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全面保护,同时积极在乡村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意识。

井冈山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行政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办案人员在林业部门调取了全市古树名木信息后,到10余个乡镇实地调查近百棵现存在册的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发现存在保护牌设立不规范、根系地面被过度硬化、树体周围杂物乱堆乱放、电线缠绕等影响其健康生长的情况。
该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全程参与监督。
承办检察官通过多媒体形式同步展示调查发现的问题,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阐述相关职能部门的法定职责。
各职能单位代表对检察机关现场展示的证据均予以认可,并就自身职责和履职情况发言。
听证员们充分发表意见建议,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各相关职能能部门进行整改。